文章目录
  1. 1. Linux top命令详解
    1. 1.0.1. 1.1 系统运行时间和平均负载:
    2. 1.0.2. 1.2 任务:
    3. 1.0.3. 1.3 CPU 状态:
    4. 1.0.4. 1.4 内存使用:
    5. 1.0.5. 1.5 各进程(任务)的状态监控:

Linux top命令详解

top命令经常用来监控Linux的系统状况,比如cpu、内存的使用

image

1.1 系统运行时间和平均负载:

top - 09:40:41 up 2 days, 15:45, 2 users, load average: 0.25, 0.41, 0.41
top命令的顶部显示与uptime命令相似的输出
这些字段显示:

当前时间

  • 系统已运行的时间
  • 当前登录用户的数量
  • 相应最近5、10和15分钟内的平均负载。
  • 可以使用’l’命令切换uptime的显示。

09:40:41 — 当前系统时间
2 days, 15:45— 系统已经运行2天了15小时45分钟(在这期间没有重启过)
2 users — 当前有2个用户登录系统
load average:0.25, 0.41, 0.41— load average后面的三个数分别是5分钟、10分钟、15分钟的负载情况。
load average数据是每隔5秒钟检查一次活跃的进程数,然后按特定算法计算出的数值。如果这个数除以逻辑CPU的数量,结果高于5的时候就表明系统在超负荷运转了。

1.2 任务:

Tasks: 239 total, 1 running, 238 sleeping, 0 stopped, 0 zombie

Tasks — 任务(进程),系统现在共有239个进程,其中处于运行中的有1个,238个在休眠(sleep),stoped状态的有0个,zombie状态(僵尸)的有0个。

第二行显示的是任务或者进程的总结。进程可以处于不同的状态。这里显示了全部进程的数量。除此之外,还有正在运行、睡眠、停止、僵尸进程的数量(僵尸是一种进程的状态)。这些进程概括信息可以用’t’切换显示

1.3 CPU 状态:

%Cpu(s): 7.3 us, 2.2 sy, 0.0 ni, 90.5 id, 0.0 wa, 0.0 hi, 0.1 si, 0.0 st

这里显示不同模式下所占cpu时间百分比,这些不同的cpu时间表示:
us, user: 运行(未调整优先级的) 用户进程的CPU时间
sy,system: 运行内核进程的CPU时间
ni,niced:运行已调整优先级的用户进程的CPU时间
wa,IO wait: 用于等待IO完成的CPU时间
hi:处理硬件中断的CPU时间
si: 处理软件中断的CPU时间
st:这个虚拟机被hypervisor偷去的CPU时间(译注:如果当前处于一个hypervisor下的vm,实际上hypervisor也是要消耗一部分CPU处理时间的)。
可以使用’t’命令切换显示。

7.3% us — 用户空间占用CPU的百分比。
2.2% sy — 内核空间占用CPU的百分比。
0.0% ni — 改变过优先级的进程占用CPU的百分比
90.5% id — 空闲CPU百分比
0.0% wa — IO等待占用CPU的百分比
0.0% hi — 硬中断(Hardware IRQ)占用CPU的百分比
0.1% si — 软中断(Software Interrupts)占用CPU的百分比
在这里CPU的使用比率和windows概念不同,如果你不理解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,需要充充电了。

1.4 内存使用:

KiB Mem : 8009768 total, 674540 free, 6877808 used, 457420 buff/cache
KiB Swap: 6291452 total, 5215484 free, 1075968 used. 708664 avail Mem

接下来两行显示内存使用率,有点像’free’命令。第一行是物理内存使用,第二行是虚拟内存使用(交换空间)。

物理内存显示如下:全部可用内存、已使用内存、空闲内存、缓冲内存。相似地:交换部分显示的是:全部、已使用、空闲和缓冲交换空间。

内存显示可以用’m’命令切换。

8009768k total — 物理内存总量
6877808k used — 使用中的内存总量
674540k free — 空闲内存总量
457420k buffers — 缓存的内存量

swap交换分区
6291452k total — 交换区总量
1075968k used — 使用的交换区总量
5215484k free — 空闲交换区总量
708664k cached — 缓冲的交换区总量

这里要说明的是不能用windows的内存概念理解这些数据,如果按windows的方式此台服务器“危矣”:8G的内存总量只剩下530M的可用内存。Linux的内存管理有其特殊性,复杂点需要一本书来说明,这里只是简单说点和我们传统概念(windows)的不同。

第四行中使用中的内存总量(used)指的是现在系统内核控制的内存数,空闲内存总量(free)是内核还未纳入其管控范围的数量。纳入内核管理的内存不见得都在使用中,还包括过去使用过的现在可以被重复利用的内存,内核并不把这些可被重新使用的内存交还到free中去,因此在linux上free内存会越来越少,但不用为此担心。

如果出于习惯去计算可用内存数,这里有个近似的计算公式:第四行的free + 第四行的buffers + 第五行的cached,按这个公式此台服务器的可用内存:

674540+457420+708664= 1797M。

对于内存监控,在top里我们要时刻监控第五行swap交换分区的used,如果这个数值在不断的变化,说明内核在不断进行内存和swap的数据交换,这是真正的内存不够用了。

1.5 各进程(任务)的状态监控:
1
2
3
4
5
6
PID USER      PR  NI    VIRT    RES    SHR S  %CPU %MEM     TIME+ COMMAND
1612 couchba+ 20 0 1970628 608324 1880 S 13.6 7.6 905:12.91 beam.smp
1932 couchba+ 20 0 927008 119432 4496 S 10.9 1.5 359:43.62 indexer
1980 couchba+ 20 0 1844964 164968 1024 S 4.3 2.1 138:56.54 memcached
1933 couchba+ 20 0 814696 246604 1492 S 3.6 3.1 120:51.86 projector
1046 root 20 0 1296944 41968 10024 S 2.0 0.5 358:00.09 auditbeat

PID:进程ID,进程的唯一标识符

USER:进程所有者的实际用户名。

PR:进程的调度优先级。这个字段的一些值是’rt’。这意味这这些进程运行在实时态。

NI:进程的nice值(优先级)。越小的值意味着越高的优先级。负值表示高优先级,正值表示低优先级

VIRT:进程使用的虚拟内存。进程使用的虚拟内存总量,单位kb。VIRT=SWAP+RES

RES:驻留内存大小。驻留内存是任务使用的非交换物理内存大小。进程使用的、未被换出的物理内存大小,单位kb。RES=CODE+DATA

SHR:SHR是进程使用的共享内存。共享内存大小,单位kb

S:这个是进程的状态。它有以下不同的值:

D - 不可中断的睡眠态。
R – 运行态
S – 睡眠态
T – 被跟踪或已停止
Z – 僵尸态
%CPU:自从上一次更新时到现在任务所使用的CPU时间百分比。

%MEM:进程使用的可用物理内存百分比。

TIME+:任务启动后到现在所使用的全部CPU时间,精确到百分之一秒。

COMMAND:运行进程所使用的命令。进程名称(命令名/命令行)

还有许多在默认情况下不会显示的输出,它们可以显示进程的页错误、有效组和组ID和其他更多的信息。

文章目录
  1. 1. Linux top命令详解
    1. 1.0.1. 1.1 系统运行时间和平均负载:
    2. 1.0.2. 1.2 任务:
    3. 1.0.3. 1.3 CPU 状态:
    4. 1.0.4. 1.4 内存使用:
    5. 1.0.5. 1.5 各进程(任务)的状态监控: